周晓峰:医疗机构改革将重塑医疗体系
深化医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今年两会发布的医疗机构改革方案生逢其时,从政策上引导医疗体系各类机构的转型。医改诞生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下简称“医保局”)不仅拥有支付权,还有药品、医疗服务的定价权和采购权,可以统筹实现医保资金高效利用、推动医药耗材的升级等;同时在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医疗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滚滚向前的人民需求与改革力量,推动着医疗体系的重塑。
此次改革意义重大,对于整个医疗产业也意味新机会。5月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原卫计委批复成立)旗下健康产业投融资分会主办、百亿私募星石投资承办的“以资本之力,激发医疗体制活力——2018年春季研讨会”召开,汇集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的专家与精英,共同探讨新环境下,未来医疗健康产业与资本对接的发展方向。
对于医疗机构改革,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医保办主任、泌尿外科主任、投融资分会秘书长周晓峰具备很深的体会,作为医改一线的重要力量,周晓峰认为:“这次改革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它将帮助老百姓有效、高效地使用医保资金,并且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为人民分忧解难。”他认为,医院、药企、保险公司作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此轮改革中将踏上各自发展的新征程。
一、公立医院:由“大杂烩”向“高精尖”的转变
公立医院的变革并非刚刚开始,从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起,“以药养医”的时代便宣告落幕。周晓峰说:“药品和耗材将从原来的‘利润发动机’变为成本,医院想要维持收支平衡必须要转变生存方式,换挡至能够体现医护人员价值的技术服务导向,由此也将倒逼医护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持续学习,持续进步。”
在探讨公立医院未来发展方向时,周晓峰也提到,公立医院规模性扩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随着分级诊疗、医联体的推行,优质医疗资源将下沉到社区医院等基础医疗部门,门诊、保健等工作也将随之转移,大医院更多集中在疑难重病的会诊、研究、培训等工作。
二、私立医院:告别“莆田系”,资本注入带来规范化
以往提到民营医院或私立医院,更多人想到的是“莆田系”这类民营专科医院。但近年来,民营医院因为有了资本的注入,如今逐渐走向规模化与专业化的道路。
周晓峰介绍,大型的投资机构或保险机构均早已积极注资优秀的私立医院,这类医院以优秀的服务和医疗环境见长,并且由于各类硬件方面的吸引,公立医院的部分优秀人才也正在向私立医院流动,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超越公立医院,而未来随着资本的持续加码,这一趋势将延续。
三、药企:“神药”走下神坛,独角兽企业指日可待
此次医疗改革在支付端放生了巨变,医保局既有钱又有权,自然会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从而使得性价比不高的药品逐渐退出市场。除了支付内容的变化,pg电子游戏网站的支付方式的改革推进也有着深远影响,drg付费有望于今年开始试点工作,周晓峰说,这种基于病种的组合制付费体系意味着医保局将按照一个病种的花费支付给医院医保基金,医院势必要将资源发挥到最大效率,选择疗效好、价格合适的药品和耗材,以往那种无关痛痒的“神药”则将面临淘汰,药品、耗材企业的竞争将重新洗牌,具备研发能力,努力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则迎来利好。
在谈到未来什么样的药企将更具生存优势时,周晓峰给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在临床、医疗上有基本、必须需求的药品。二是临床上特别有效的药,例如癌症的靶向药物等。这将促进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激励“药企独角兽”的形成。
四、商业保险公司:有望提高支付话语权
商业保险是医疗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然而在中国商业保险公司的话语权较弱,周晓峰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健康险公司多是从寿险公司转型而来,经营理念与险种设计思路延续了寿险的思路,与人民医保的需求并不十分契合;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的医疗专业人才力量还不够强大,对有些医疗环节缺乏深度了解,因此作为支付方却实际的医疗过程没有较大的掌控力。
“未来,医改对于保险公司影响是较为超预期的。医保局的成立有助于建立全体系的医疗保险制度,而其中商业保险在某些环节具备资金和运作模式优势,从而能够分层次地满足人民的医保需求。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参与“新农合”、异地就医转诊中部分环节的经办,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支付话语权。”周晓峰说